继电器触点上产生氧化膜的原因及解决方法
日期: 2015-11-17 点击: 5834
大家都知道
继电器干触点都是银触点,而银在空气中容易氧化,形成一层氧化膜。DRM继电器使用的是AgNi90/10触点材料,其中银的的含量为90%,镍的含量为10%,此材料抗氧化的能力同纯银相比大大地提高,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储存(比如超过一年)还是会产生氧化膜。
氧化膜会增加触点和触点之间的接触电阻,会导致一些小负载的电流无法通过触点,比如电压小于24V,电流小于10mA的负载,也就是我们经常碰到客户投诉继电器不通的原因之一。如果负载大一些,触点吸合时产生的电弧会打掉这层氧化膜,电流可以正常通过。有两种方式可以解决这个氧化膜的问题。
在触点上镀一层保护金,由于保护金是一种惰性金属,这样的话可以降低氧化膜的产生,可以将继电器的触点的最小负载从12V/10mA降到5V/1mA。通过在触点两端加一个激活电压来击穿氧化膜。
第一种方式涉及到继电器本身的设计,在这里我们讨论第二种方式
大家可以看到继电器触点上有一层氧化膜。在触点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,由于电场的作用,会在最薄的膜之间产生一个电流通道,由于电流流过产生的热量会破坏触点上的氧化膜,使得触点之间的金属产生接触。整个过程是MS级的。
那么对于DRM的继电器,怎样的电压是可以击穿这层氧化膜的,同时这个电压也是容易得到的呢?其实我们现在用的市电230V交流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。这也是为何客户的负载电压是230Vac的时候,不会碰到触点接触但电路不通的情况,因为当触点接触时,加在两端的电压足以去除触点上的氧化膜。
下面就是一个简单的去除触点上氧化膜的电路:
将一个230Vac线圈的DRR继电器作为需要去除氧化膜常开触点的负载,其线圈功耗为2.7VA,工作电流为14.7mA,可以比较好地去除触点氧化膜,同时不会在触点上产生黑点。这样开段几次,问题触点的氧化膜就会去除。
但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减少氧化膜的产生:
一个干燥,温度适宜的储存环境很重要,潮湿和高温都会让
继电器干触点容易产生氧化膜。
发货时一定要做好先进先出,继电器长时间储存必然会导致触点的氧化。我们发现有的经销商把一批继电器放在角落里,一放几年,到发到客户的时候,应为触点氧化拿到了一堆客户的投诉。
最好森宝电业建议大家检查一下仓库,如果有储存时间超过一年的继电器,用万用表做一下触点测试,如果发现不通,用上面的方法去除继电器触点上的氧化膜。